推薦新聞
做大秸稈收儲蛋糕 促進農企互利共贏
發布時間:
2013-10-16
尹集鎮后業村村民楊英奎最近特別高興,收集的玉米秸已全部送到泉林,貨款也同時打到了他的銀行卡上。看到記者前來,他高興的算起了一筆經濟賬。今年是老楊加盟公司秸稈收儲千噸點的第一年,麥收前共租用公司兩臺秸稈撿拾打捆機,收儲小麥秸稈460噸,除去機械投入、人工油耗、運輸費用后,純收入6萬元;秋收期間收儲玉米秸稈160噸,除去各項費用約2.5萬元,純收入在2萬元左右。加盟后的第一年就凈賺8萬元。 這樣的喜悅,在縣內其他80家千噸點農戶身上也可以感受到。秸稈收儲戶嘗到了甜頭,更加堅定了其與公司持續合作的信心,公司秸稈收儲體系隊伍也更加穩固,并隨之更加壯大。 如今,經過多年探索創新和近三年的縣內試點運營,公司秸稈收儲模式日趨網絡化、專業化、系統化,并逐步向周邊縣市全面輻射式推廣。在構建和推廣秸稈收儲模式的過程中,公司也逐漸摸索到“竅門”: 秸稈收集設備的投入是獲得充足秸稈原料的關鍵。秸稈撿拾打捆機收儲效率高,收集成本低,是代替傳統人工收集的最有效設備。截止目前,今年公司已投入秸稈打捆機130余臺套,預計明年將投入上千臺套。 確保千噸點穩定的收益是收儲模式推廣的前提。秸稈收儲工作投入大,用人多,具有一定的風險,只有穩定的收益才是保障收儲網絡快速推開并穩定運行的前提。按每個千噸點每年收儲1千噸小麥秸稈和1千噸玉米秸稈算,年可穩定收益20萬元以上,這對于收儲點非常具有吸引力。 不斷創新收儲方法是降本增量的有效手段。今年,公司創新研發玉米秸稈收集方法,解決了玉米秸稈整稈收集不便晾曬、運輸和存儲的難題,使玉米秸稈收集量大為提高,同時自主創新和改進了收集設備,提高了收集效率實現了降本增量。 持續穩定的保障服務是千噸點穩定運行的基礎。公司陸續配備的從事秸稈服務的區域監督員近30名,分散到各縣市區的千噸點提供收儲技術指導、設備維修、運輸、保險等各方面保障服務,得到千噸點的普遍歡迎,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千噸點持續穩定運行。 充分結合各地區域優勢和鼓勵政策為收儲網絡拓展提供了捷徑。江蘇連運港市冠云縣,屬于沂河灘涂區,每年只種一季小麥,和其它地區小麥秸稈收集時間只有7天左右相比,這里的收集時間可達20天以上,為此,今年公司特別發展幾家千噸點攜帶收集機械進行跨區作業。 今年,江蘇省沛縣政府投入200臺拖拉機及打捆機,建設17個秸稈收集草場,并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,推動秸稈收集。我公司正與當地政府結合探討合作模式,以期利用我們豐富的收儲經驗為其提供服務并全部接納其秸稈原料。 預計到明年麥收前,公司秸稈收集網絡將密布高唐周邊4市12個縣和江蘇、河南北部分縣區。
關鍵詞:
下一頁
上一頁:
下一頁:
山東泉林集團
泉林嘉有肥料
泉林本色
泉林秸稈高科